首页厂商测评 市场调查:新年不消停,新能源车市掀起“价格战”继续内卷

市场调查:新年不消停,新能源车市掀起“价格战”继续内卷

2024-02-03 3244

与此前不同,今年1月掀起的价格战更多是为了“春节档”而来,促销方式围绕着金融、置换补贴或直接现金让利展开。由于2024春节较晚,车企的促销火力并未因为2023年收官而停歇,加之还有近一个月的销售周期,车企以及经销商也是抓紧这一“节前消费”的节点,在销量上有所突破。

而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销量数据显示,全国乘用车厂家新能源批发56.7万辆,同比去年增长76%,较上月同期下降38%;今年以来累计批发56.7万辆,同比去年增长77%。1月1-28日新能源车市场零售59.6万辆,同比去年增长92%,较上月同期下降24%。

虽然不如2023年最后收官的情况,但由于去年1月春节因素影响,因此显得今年1月同比的开门红效果比较明显。

开局即开战 多个新能源品牌宣布降价

2024年第一天,特斯拉率先挂出了新年“金融低息”与“保险补贴”的官方限时福利,综合下来特斯拉热门车型Model 3/Y最高可省下2.3万元,促销期截至1月底。作为车市出了名的“鲶鱼”,特斯拉此举也引发了其他品牌的跟进。

2023年销量差强人意的哪吒紧随其后,旗下全系车型推出5000元哪吒新年专享红包好礼,意图在新年里抢占先机,1月17日,蔚来汽车宣布将对现有车型进行配置更新,2024款车型将于3月上旬陆续开启交付,同时为2023款车型提供短时购车礼遇。而车邦德从终端市场了解到,最近蔚来旗下8款车型有着2-3万元不等的促销让利。

即便销量高歌猛进的理想汽车,也在1月“放下身段”,随着2024款车型配置升级,2023款车型全系降价。而综合全国各地的优惠幅度来看,降幅在2-5万元不等。其中,走量车型理想L7起售价则直接来到了30万元以内。

虽然理想与蔚来都表示,降价是因为改款车型即将上市,其实车型改款降价一直是传统车企常用的“套路”。

除了上述几家头部新能源车企,阿维塔在1月8日推出限时购车权益,针对阿维塔12、阿维塔11鸿蒙版赠送2.6万元的高阶智能驾驶包或者现金抵扣;零跑汽车推出“新年礼遇季”活动,部分车型可享1.7万元的尾款抵扣活动;1月15日,极氪对极氪001车型推出限时优惠政策,车价降幅达到3.7万元。

新年伊始,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频发,除了近期碳酸锂价格下降、电池价格回落、油转电趋势延续,让新能源车企促销时有更多操作空间之外,市场内卷程度越来越激烈也是主要原因之一。2023年,威马、前途、奇点等品牌都已先后倒下,近期高合汽车也传出似乎前景不妙的状况。事实上,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,意味着蛋糕在变小,竞争也更加残酷。

不过,各大新能源车企似乎信心满满,2024年都制定了较高的销售目标。但回头看,2023年能够完成销量指标的车企屈指可数。

眼下,价格战继续扰动2024年车市已成为多数业内人士的共识。在这种情况下,新能源汽车市场盈利承压的能力将会备受考验,尤其对于造车新势力阵营,毕竟也只有理想2023年刚实现盈利。

新车密集上市 竞争只会更加激烈

在价格战不断加剧的同时,车企新品也在密集上市。1月1日,小鹏汽车首款MPV车型X9上市,这是首款打破MPV界限的超智驾大七座车型;5日,吉利旗下旗舰纯电轿车银河E8迎来正式上市,起售价为17.58万元。虽然顶配车型达到22.88万元,但核心产品价格则在20万元以下,而此前上市的极氪007价格同样接地气。

1月7日,东风纳米01上市发布会,新车定位10万元级家用市场,25日,宝马集团宣布全新BMW 5系在中国市场上市。此次“油电”(燃油版和电动版)齐发,起步车型已“油电同价”,截止到1月底,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有10多款新车上市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将有202款新品上市,其中新能源产品152款,占比75%。

伴随着新车加快上市,市场价格战加剧,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内卷程度正在不断上升。虽然2023年大部分车企没有完成当年的销量目标,但从已公开的数据来看,不少车企2024年销量目标依旧激进。比如,理想汽车2024年将挑战80万辆销量目标,同比增长113%。这些激进销量目标的背后,则是更进一步的内卷。

对此,业内人士表示,目前新能源汽车中只有特斯拉、比亚迪、理想和埃安4家实现盈利,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在亏损。以特斯拉为例,2023年特斯拉全年总营收达967.73亿美元,同比增长18.79%;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149.97亿美元,同比增长19%;而特斯拉2023年全球累计交付新车181万辆,同比增长38%。这意味着,其单车利润仍高达8285.6美元。

目前国内车企够得上这一水平的少之又少。而眼下,一味地靠价格战换取销量,损失利润的这种做法,对于正在上升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,并不是好事,从长远来看,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繁荣也很难持续。

随着市场竞争强度的增加,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中度会快速提升,去年威马、前途等新能源品牌选择撤退,今年在内卷更加激烈的情况下,谁走谁留又将会是怎样一番光景呢?